財經熱點

    2 July 2024
    英偉達被告 重要數據不樂觀 美國市場風波再起

    美國ISM製造業連續三個月萎縮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ISM製造業PMI為48.5,預期49.1,前值48.7。製造業指數連續三個月萎縮。 分項數據上,新訂單指數49.3,預期49,前值45.4,訂單量正接近穩定。生產指數從50.2跌至48.5。物價支付指數52.1,為年內最慢的成本增速,預期為55.8,5月前值為57。價格指數單月大跌4.9個點,跌幅為去年5月以來的最大。就業指數49.3,預期50,前值51.1。九個行業報告稱活動出現萎縮,其中紡織、機械和金屬製品行業表現最差,八個行業顯示活動有所增長。 ISM製造業商業調查委員會主席蒂莫西·菲奧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當前的貨幣政策和其他條件,企業不願投資資本和庫存,因此需求仍然低迷。生產執行率與上個月相比有所下降,可能導致收入下降,給盈利能力帶來壓力。” 同日稍早公佈的Markit製造業PMI顯示,美國6月Markit製造業PMI終值51.6,預期51.7,初值51.7。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克裡斯·威廉森表示:“標普全球PMI調查顯示,美國製造商在6月份掙扎,難以實現強勁的生產增長,受到國內和出口市場需求疲軟的拖累。儘管PMI在2024年前六個月中有五個月處於正值,而2023年僅有一個月為正值,但增長勢頭仍然令人沮喪地疲軟。” 法國出手 英偉達被提起訴訟 據路透社報導,法國反壟斷執法機構正準備以涉嫌反競爭行為對英偉達提出指控,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法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將是世界上第一個採取此類舉措的機構。這一指控是在去年對英偉達辦公室進行突擊檢查之後提出的。 去年9月,法國反壟斷執法人員突擊搜查了一家涉嫌從事“顯卡領域反競爭行為”的企業的辦公室。當時他們沒有指明這家公司是英偉達,但英偉達後來承認,法國正在審查其商業行為。英偉達在2月的一份檔中表示,美國、歐盟和英國的官員也在審查其業務運作。違反法國反壟斷法的罰款可高達公司全球年收入的10%。據瞭解,法國反壟斷機構自2011年以來的最大罰款為2020年的12.4億歐元,其中對蘋果公司的罰款達到了11億歐元,剩餘部分對兩家分銷商罰款。 去年11月,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表示,英偉達的主導地位導致國家間“不平等加劇”,並抑制了公平競爭。他指出,92%的GPU來自英偉達。布魯諾·勒梅爾說:“如果要實現公平競爭,就需要有多家公司參與,而不是由一家公司壟斷所有設備的銷售。” 降息無望?歐洲央行行長:需要時間權衡通脹不確定性!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洲央行不急於進一步降息。她在週一的講話中指出,央行需要更多時間來確認通脹穩步回落至2%的目標,且目前的經濟發展顯示降息並不緊迫。 在6月進行了首次降息後,歐洲央行沒有承諾後續的降息行動,認為當前的前景過於不確定,無法提前預告第二次降息。拉加德在歐洲央行的政策會議上表示,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允許央行有更多時間來收集新的數據,以確定高於目標的通脹風險已經消退。 歐洲央行正努力在通脹不確定性和經濟疲軟之間找到平衡點。儘管經濟疲軟會加強降息的理由,但通脹不確定性則要求謹慎行事。拉加德也承認,儘管上季度經濟有所回升,但歐元區能否避免衰退仍不確定。她指出,“軟著陸”並不保證實現,增長前景仍然不確定。 近期的經濟增長指標弱於預期,挑戰了經濟停滯一年半後開始復蘇的觀點。儘管如此,投資者認為通脹擔憂將超過衰退恐懼,歐洲央行將在降息方面保持謹慎。投資者預計今年還會有一到兩次降息,到2025年底之前總共會有四次降息。拉加德指出,未來通脹仍面臨多重不確定性,特別是利潤、工資和生產力的關係如何演變以及經濟是否會受到新的供給側衝擊。

    1 July 2024
    重要事件和數據紮堆 美國6月非農嚴陣以待

    美國6月非農數據 週五,美國勞工部將公佈6月非農數據以及時薪、失業率等數據。 在5月非農數據大超預期升至27.2萬人的背景下,分析師預計6月新增就業人數將驟降至18.8萬人,6月失業率預計將穩定在4%,薪資環比增速小幅回落至0.3%。 摩根士丹利報告預計,6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放緩至21萬人,失業率維持在4.0%。勞動力供應和需求的雙重影響導致這一變化,勞動力供應減少主要由於移民流入放緩,而需求減少則反映在職位空缺減少和新失業申請增加。 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中,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預計今年將降息一次。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美聯儲在7月降息的可能性僅有10%,預計美聯儲9月繼續“按兵不動”的可能性接近40%,如果就業報告凸顯勞動力市場放緩,投資者可能提高降息押注。 美聯儲理事庫克指出,當前的勞動力市場狀況與疫情爆發前相當,雖然緊張但並未過熱。她還提到,有數據表明去年的就業增長可能被誇大了,並且這種情況可能在今年繼續發生。 此前,加州立法分析辦公室 (LAO) 6月發佈的一份題為《最新早期就業修正顯示2023年無淨就業增長》的報告,2023年全年加州實際上幾乎沒有實現淨就業增長 (全年僅增加9000個工作崗位),意味著美國2023年就業增長可能是假的。 在非農報告前,7月3日晚20:15還將公佈有“小非農”之稱的ADP數據。 多國PMI數據發佈 當周,中國、德國、法國、歐盟、英國、美國等多國將發佈PM數據,韓國、日本、德國等將於週一發佈6月製造業PMI終值,同天美國將公佈6月ISM製造業指數。當周將發佈中國6月財新PMI數據,此前中國5月財新製造業PMI升至51.7,創2022年7月來新高;服務業PMI 54,創2023年8月以來新高。 英國大選 英國將在本週四迎來大選。選舉結果可能在週五早間揭曉,預計反對黨工黨將輕鬆贏得多數席位。鑒於選舉結果看起來沒有太大不確定性,而且工黨沒有大規模政府支出的計畫,因此對英鎊、英國國債和英國股市的影響可能會略微積極,但影響有限。 Investec經濟學家Lottie Gosling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儘管工黨的支持率在過去五周有所下降,但其相對於保守黨的優勢一直保持著。在只剩幾天的選舉中,除了工黨在7月4日取得巨大勝利外,應該不會有什麼意外,因此預計英國金融市場在大選期間不會出現太大波動。” 歐洲央行年度研討會 歐洲央行將於7月1日至3日在葡萄牙辛特拉舉行年度研討會,該研討會向來也被業內視作是歐洲央行主辦的“全球央行年會”,與美聯儲主持的傑克遜霍爾年會齊名。而此次出席年會的演講嘉賓包括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屆時可能會透露一些貨幣政策的最新線索。 在摩根資產管理公司的分析師看來,只要美聯儲將借貸成本維持在相對其他央行的高位,美元就將繼續受益。不過他們也告誡稱,這種支持在某個時點可能會逐漸減弱。 某專業機構研報則表示,目前美聯儲正整體保持中性立場,預計鮑威爾將“以時間換空間”,等待更多通脹好數據,抑制美國需求和通脹。

    28 June 2024
    美國一系列重磅數據席捲市場 今夜還有核心PCE

    6月27日晚間,美國商務部發佈的修正數據顯示,美國第一季度GDP平減指數年化季環比增長3.1%,較前值3%小幅上修0.1個百分點,較去年四季度的3.4%,有所放緩。 美聯儲最青睞的指標—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年化季環比終值上漲3.7%,較前值3.6%小幅上修0.1個百分點,較去年四季度的2%大幅增長。 與此同時,美國勞工部6月27日晚間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22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23.3萬人,略低於預期的23.5萬人,同時較前值23.8萬人小幅下降。 數據顯示,美國6月15日當周續請失業救濟人數183.9萬人,超過預期的182.8萬人,前值182.8萬人,為2021年底以來的最高水準。這表明,失業者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找到工作,對美國經濟而言並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知名財經網站點評稱,該數據在預期範圍內,不會令市場過於擔憂。但值得警惕的是,續領失業金人數創下週期性新高。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最近表示,勞動力市場正在達到一個潛在的“拐點”,對工人的需求進一步減弱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 同時,美國5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初值0.1%,大幅高於預期的-0.5%,但較前值0.6%顯著下滑。 綜合來看,6月27日晚間公佈的一系列數據沒有令市場感到太大意外。數據發佈後,隔夜美股市場窄幅震盪,截至收盤,道指0.09%,納指漲0.30%,標普500指數漲0.09%。熱門科技股漲跌不一,亞馬遜漲2.19%,英偉達跌近2%,特斯拉漲0.53%,蘋果漲0.4%,Meta漲1.26%,穀歌A漲0.83%,微軟漲0.15%。 美股市場關注的重點將轉向6月28日發佈的核心PCE數據,預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將從4月的2.8%降至2.6%,這將是自2021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華爾街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核心PCE物價指數按預期節奏降溫,屆時美聯儲降息預期或將進一步增加。 當前,在美國利率期權市場上,交易員們正在對美聯儲的降息路徑進行激進的押注:美聯儲將在未來9個月最高降息達300個基點。 本周以來,與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掛鉤的期權市場數據顯示,如果美聯儲在2025年一季度之前將其關鍵利率降至2.25%,那麼這些不斷增加的押注就將獲得巨大受益。 這意味著,美聯儲將在當前水準上至少降息300個基點。 分析指出,如果美聯儲真的在9個月時間裡猛降300基點,那麼只有可能出現一種情況:美國經濟驟然間陷入急速衰退。 近來一系列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低迷,部分經濟衰退指標頻頻發出警告信號。 美國諮商會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預期商業狀況、就業市場和收入前景較為低迷,美國消費者信心本月再度出現減弱。 美國6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100.4,5月數據從102下修至101.3。分項指數方面,預期指數已連續五個月低於80(通常預示經濟衰退的臨界值),目前徘徊在近10年低點附近。 目前,美國宏觀層面的經濟數據中,無論是“硬數據”還是“軟資料”都在下行。其中,“硬資料”更是已經下探至21個月的低點。 與此同時,部分經濟衰退預警信號已經顯現。 其中,美國領先經濟指數(LEI)已經較本輪經濟週期峰值累計下跌14.7%。在過去65年的數據中,只有在經濟衰退期間才會出現這種下降。該指數綜合衡量了美國勞動力市場數據、製造業資料、樓市數據,乃至股市和債市的表現。 此外,2年、10年期美國美債收益率差本周一度突破-50個基點,為今年來首次,暗示市場預期將出現經濟衰退。

    27 June 2024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日元跌破160

    日元兌美元跌破160整數關口 6月26日,日元兌美元盤中跌至1986年以來最低水準160.31。 但投資者對此並不意外。隨著美聯儲持續推遲降息,美元持續走強。而日本政府除了喊話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救市政策,投資者拋棄日元成為最優選擇。 本週一,負責制定和執行國際貨幣和金融政策,包括開展外匯市場操作以維持匯率的穩定的日本財務省副大臣神田真人表示,政府準備“隨時”採取適當措施,防止外匯市場過度波動。就在4月底5月初,日本財務省動用超過約9.8萬億日元(約合614億美元)干預日元走勢。 隨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將密切關注匯率走勢,並將對過度波動做出適當反應。他還給市場發“定心丸”稱,美國將日本列入匯率觀察名單的決定對日本的匯率戰略沒有影響。 但是日本政府高官的喊話並不見效。在創紀錄的9.8萬億日元(614億美元)進入市場後,日元目前幾乎跌回到了最初的水準。 美聯儲公佈年度銀行壓力測試結果 當地時間週三,美聯儲年度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受測的31家銀行都通過了年度壓力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在類比的經濟衰退情況下,所有參與測試的銀行均未跌破最低資本要求的底線,儘管這些銀行可能面臨高達6850億美元的損失,但這一數字在近年來的壓力測試中仍屬於可接受範圍。 據瞭解,今年的假設情景包括商業地產價格暴跌40%、股市暴跌 55%、失業率上升到10%等極端不利情景。 美聯儲監管副主席邁克爾·巴爾表示:“今年的壓力測試表明,大型銀行擁有足夠的資本來承受高度壓力的情況並滿足最低資本比率。” 巴爾將本年度壓力測試中顯示的更高潛在損失歸咎於幾個因素,包括信用卡餘額和逾期率的上升,增加了企業信貸的風險敞口,以及近年來成本的增加和手續費收入的減少,這些因素共同壓縮了銀行的淨收入,減少了它們吸收損失的能力。 美國銀行業壓力測試誕生于2008年金融危機後,以檢驗銀行資本水準和抵禦風險的能力。美聯儲會通過設定經濟衰退的情景,考驗銀行資產負債表在極端情況下的表現,測試結果將有助於確定每家銀行的壓力資本緩衝(SCB)水準。 此外,銀行通常使用美聯儲年度壓力測試的結果來確定其資產負債表上應有多少資金來吸收衝擊,以及還剩下多少資金用於股息和回購。

    26 June 2024
    美聯儲官員重磅表態 日元匯率逼近34年低點

    美聯儲官員鷹聲高漲:預計2024年不會有任何降息行動 昨夜今晨,美聯儲高官重磅表態。 25日晚,美聯儲永久票委、理事鮑曼就貨幣政策發表講話。鮑曼稱,預計2024年不會有任何降息行動,美聯儲可能把降息時間推遲至2025年:“我們仍然尚未達到適合下調政策利率的節點,鑒於我的經濟展望存在風險和不確定性,我在考慮政策立場未來的變化時將保持審慎。” 鮑曼是美聯儲最鷹派的發言人之一。美聯儲6月最新點陣圖預測顯示,雖然沒有決策者預計會再度加息,但決策者的平均預期是年底前只會降息一次。 今天淩晨,美聯儲理事庫克表示,在某個時候降息將是合適的;就業和通脹目標面臨的風險更加平衡;當前貨幣政策是具有限制性的,給需求帶來了壓力;勞動力市場緊張,但不過熱;預計明年通脹將大幅放緩;預計未來3至6個月通脹將在崎嶇的道路上走低;任何政策調整的時機將取決於經濟資料及其對前景、風險平衡的影響。 央行也扶不起的貨幣 日元跌至34年低點 日元匯率持續下滑至近34年低點,日本政府雖多次口頭警告並誓言必要時將採取24小時全天候干預措施,但市場反應平淡,投資者繼續押注日元將進一步走弱。 美元兌日元匯率在26日亞洲交易時段盤初維持在159.70水準附近窄幅震盪,顯示官方警告未能有效抑制市場對日元的看跌情緒。 日本財務省副大臣神田真人24日緊急發聲,強調日本政府準備充分,隨時可能介入外匯市場,試圖以此穩定日元匯率。儘管如此,市場分析指出,目前日元的波動幅度仍未觸達日本官方預設的直接干預門檻,即匯率短時間內快速變動10日元左右,目前波動幅度約為6.32日元,較干預閾值有明顯差距。 日本官員近期在公開場合對直接干預匯市的立場趨於謹慎。財務大臣鈴木俊一早前表示,儘管政府會密切關注匯率動態,但干預應保持在有限範圍內。這與年初日本當局採取實際行動干預匯市前的強硬口吻形成對比,引發了外界對於日本政府是否真的會大規模介入以支撐日元的疑問。 美日之間巨大的利率差仍是日元貶值的主要原因,市場普遍預期短期內這一差距難以收窄。美聯儲鷹派立場的微妙調整,預示著年內可能僅有一次降息,這進一步抑制了日元反彈的可能。部分分析師直言,日本貨幣管理官員似乎正逐步接受日元弱勢的現實,因美日利差懸殊,單靠口頭警告難以逆轉市場趨勢。 面對市場對口頭干預的冷淡反應,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週二再次強調,政府將密切關注並適時應對過度的貨幣波動,重申了保護企業和家庭免受匯率不穩定影響的承諾。同日,財務大臣鈴木俊一在與韓國財長崔相穆的會晤中,雙方均表達了對各自貨幣貶值的擔憂,並承諾將採取“適當措施”維護市場穩定,凸顯出區域合作應對匯率挑戰的意圖。 儘管日本政府持續釋放干預信號,但市場似乎更加關注實際的政策行動而非口頭聲明。若要有效遏制日元持續貶值的趨勢,日本央行可能需要採取更為激進的措施。簡單地縮減購債規模或許不足以逆轉市場預期,特別是在美日利差顯著且美聯儲政策調整相對謹慎的背景下。預計,日本央行在7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或不得不考慮同步大幅削減購債規模與適度加息,以此來實現匯率穩定。 7月31日的日本央行政策會議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此之前,交易員們對於日元的看跌情緒可能會進一步升溫,尤其是在缺乏明確且強有力的政策信號情況下。

    25 June 2024
    英偉達及納斯達克連續殺跌 美聯儲做了什麼?

    美聯儲突然動手!算力資產全線崩跌 昨天晚上,英偉達再度暴跌超6%,從最高點來算,該股已經殺跌超16%。英偉達的合作夥伴美超微( SMCI-US ) 崩跌8.65%,創下5 月初以來的最慘日。戴爾( DELL-US ) 大跌逾5%、台積電ADR ( TSM-US ) 收跌超3.5%。 截至目前,英偉達股價最近比200日移動均線高出100%左右。BTIG市場技術員Jonathan Krinsky表示,自1990年以來,美國公司在成為最大公司的同時,交易價格高於200天移動均線的最大價差為80%,由思科在2000年3月實現。而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的資訊顯示,當地時間6月21日,黃仁勳出售12萬股英偉達股票。黃仁勳在6月13日之後的7個交易日內,合計減持英偉達股份72萬股,套現總金額近9500萬美元。 受英偉達影響,今天早盤,亞太市場的算力資產亦是幾乎全線回檔。韓美半導體跌近5%,軟銀集團、SK海力士跌超2%,東京電子跌近2%。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昨天晚上,與算力緊密相關的虛擬幣市場亦迎來暴跌,比特幣跌幅一度超過7%,並跌破60000美元。今天早盤,跌幅有所收窄,但依然較大。過去24小時,虛擬貨幣市場的爆倉人數超過了8.9萬人。 那麼,英偉達及納斯達克連續殺跌背後的推手究竟是什麼?分析人士認為,是美聯儲的一個動作。 當地時間6月24日,美聯儲在固定利率逆回購操作中總計接納了71個對手方的4359.16億美元。這個數據比6月17日多了1000億,也就意味著,這段時間,美聯儲在回收市場的流動性。 其實,美聯儲還有一個動作,並導致了美國銀行股全線上漲。高盛大漲超2.6%、美國合眾銀行一度漲近2%,美國銀行、道富、摩根大通、富國銀行漲近1%。 據彭博社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聯儲已向其他美國監管機構提交了一份長達3頁的檔,其中介紹了對銀行資本改革可能作出的修改,此舉將大大減輕華爾街銀行的負擔。 知情人士表示,修改後的新法案將撤銷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的關鍵部分,包括可能對擁有大規模交易業務的大型銀行產生重大影響的部分。 美股要暴跌?傳奇投資人再發警告! 美國知名基金經理約翰·胡斯曼(John Hussman)週一表示,越來越多的市場警報表明,標準普爾500指數終於觸及了投機性高點。他說,接下來可能會發生重大崩盤。 基於胡斯曼追蹤到的一些市場危險信號,在一份最新發佈的報告中,他將本週期內標普500指數暴跌50%至70%的預期提高了一倍。 他警告稱,高度集中的警告信號表明,市場將出現重大調整。截至上週五,他每日跟蹤的這些數據中的“警報症狀”已經超過了2000年、2007年、2018年底和2020年初的記錄,這些年份都與崩盤有關。 “這些症狀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但當數十種症狀同時出現時,我們確實會注意到,”他寫道。 1998年至2000年,胡斯曼成立了對沖基金——胡斯曼戰略顧問(Hussman Strategic Advisors),成功預見了互聯網泡沫。之後,他也成功地預見了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具體而言,2000年3月,胡斯曼預言美國科技股整體將暴跌83%,結果在2000年到2002年期間,納斯達克100指數的跌幅正好是83%。然後是2007年4月,胡斯曼預言標普500指數將下跌40%,從2007年到2009年期間,該指數跌幅達到55%。 他指出,公司最受信賴的股票估值指標——非金融企業市值與公司總增值的比率(the ratio of nonfinancial market capitalization to corporate …

    24 June 2024
    美聯儲再迎挑戰 PCE數據本周出爐

    美聯儲最青睞通脹指標本周出爐 本周全球市場,道明證券首席美國利率策略師 Gennadiy Goldberg指出,週五的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可能會是市場即將關注的主要事件,因為這是長期以來美聯儲最為青睞的通脹指標。 目前,一個好消息是這份通脹數據有望進一步降溫。根據媒體調查的中值預測,經濟學家目前預計5月PCE指數環比漲幅將從0.3%回落至0%,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指標將微漲0.1%。 此外,預計總體和核心PCE物價指標的同比漲幅將均為2.6%。核心PCE物價同比漲幅預計將回落至2021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準,該指標能更好地反映潛在的通脹情況。 美聯儲官員此前已表示,自5月議息會議以來,儘管包括消費者價格指數在內的其他通脹數據的回落令人鼓舞,但他們仍需再看到數月的通脹進展後,才會決定降低利率。 無論如何,如果最新數據能證實美國通脹正繼續降溫,這可能會進一步鞏固市場對美聯儲今年兩次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並增加9月份首降的可能性。根據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目前交易員們預計美聯儲在9月降息的概率高達65%。 本周除了包括PCE物價指數在內的諸多經濟數據外,美國財政部還將標售總計約1830億美元的兩年期、五年期和七年期美國國債,這同樣也值得債市交易員保持留意。 美國總統大選 拜登和特朗普將迎首次“正面交鋒” 當地時間6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獲得參加2024年總統選舉的第一次辯論資格。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定於當地時間6月27日主持第一次辯論。 CNN公佈了經兩位元候選人同意的辯論規則。兩位元候選人的麥克風將在整個辯論期間靜音,除非輪到候選人發言。根據規則,主持人還將能夠“使用他們所掌握的所有工具來限制時間,並確保文明的討論”。與以往辯論不同,本次辯論不會有演播室觀眾。 獨立候選人小羅伯特·法蘭西斯·甘迺迪未能獲得參加此次CNN辯論的資格。 據媒體報導稱,美國前總統特朗普22日在費城的一次集會上表示,如果他贏得大選,他將在就職典禮前結束烏克蘭衝突。 特朗普承諾:“在我進入橢圓形辦公室,我們贏得總統選舉……之前,我就會結束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這場可怕衝突。” 此前特朗普曾批評繼續向基輔提供財政援助的做法。早些時候,他曾承諾,如果再次當選,他將能在24小時內解決烏克蘭衝突。

    21 June 2024
    英偉達市值突然大跳水 三巫日震動美國股市

    英偉達盤中“跳水”8% 當地時間6月20日,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道指漲0.77%,標普500指數跌0.25%,納指跌0.79%。其中,納指終結日線7連漲。英偉達報130.78美元,跌3.54%,市值3.2萬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盤初漲3.8%至盤中最高140.76美元,後一度較高位“跳水”8%。其市值回落至微軟公司之下,略高於蘋果公司。 文檔顯示,英偉達CEO黃仁勳申請出售12萬股英偉達股票,價值1630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黃仁勳近日來,頻頻出手出售英偉達股票。英偉達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檔顯示,黃仁勳在6月13日和6月14日分別拋掉12萬股公司股票,共計24萬股,每股售價介於127.78美元至132.23美元之間,總計套現超過3118萬美元。 而在當地時間6月17日,黃仁勳又提交了一份被稱作“擬議出售證券通知書”的144表格,計畫在當日繼續出售於2022年3月獲得的12萬股。 黃仁勳並不是唯一一位出售股票的英偉達高管。據統計,自今年5月以來,英偉達已向SEC提交了10份144表格。例如,6月3日,英偉達運營執行副總裁黛博拉·肖奎斯特(Deborah Shoquist)出售了41140股股票,價值超過4500萬美元。自5月29日以來,英偉達董事會成員唐·哈德森(Dawn Hudson)也出售了共計2.5萬股股票。 毫無疑問,CEO的套現行為會對市場信心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分析指出,黃仁勳出售的股票是其高管薪酬方案的一部分,屬於受限股票單位(RSU)和績效股票單位(PSU),公司CEO在被允許的情況下經常會出售此類股票。 另外,與黃仁勳的總持股量相比,他近期拋售的份額可以稱得上是“九牛一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25日,黃仁勳累計持有近9350萬股的英偉達股票,幾乎占公司流通股總額的3.8%。 三巫日來襲,美股期權到期規模或為史上最大 據高盛分析師John Marshall估計,本週五三巫日美股的期權到期規模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到期期權的名義價值將超過5.1萬億美元,這超過了去年12月時的規模,當時的4.9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上述可能的創紀錄規模受個股期權推動,據高盛估算,本次個股期權的名義價值有望達到創紀錄的8700億美元。 三巫日是指指數期貨、指數期權及個股期權同時到期。這種情形每季度發生一次,常令美國股市的波動性顯著升高。 週五將到期的期權代表的名義價值相當於羅素3000指數市值的9.3%。這一比例高於絕大多數月份,僅次於2023年12月。 近一半的標普500期權仍然是末日期權。當前散戶交投仍然非常活躍,標普500指數SPX的1手期權和末日1手期權交易在總交易中的比例仍然很高。 指數期權和個股期權的看漲期權交易量有所增加,個股期權的看跌期權的交易量有所下降。 雖然期權集中到期OPEX一直支持美國股市,但SpotGamma的分析指出,下周初將開啟一個“疲軟視窗”。預計期權到期後,標普500指數的正gamma將減少約三分之一,從下週一開始,市場將更加自由地波動。 SpotGamma還指出,隨著週五期權到期,英偉達將失去約一半的gamma,這可能會抑制其動能。此外,很少看到未平倉合約>140。這種單檔股票的波動性會滋生不穩定性。不太可能從“股價上漲,波動率上漲”的極端行情,轉變為“股價持平,波動率下降”的情況,更可能的情況是“股價下跌,波動率保持高位”。

    19 June 2024
    新的“全球股王”誕生 美國“恐怖數據”不及預期

    美國“恐怖數據”近乎零增長 美聯儲降息有戲了? 素有美國“恐怖數據”之稱的美國零售銷售在5月幾乎沒有增長,並且,此前幾個月的數據被下修,這表明消費者當前面臨的財務壓力更大。美國商務部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未經通脹調整的零售銷售環比僅增長0.1%,預期為增長0.3%,此前一個月零售銷售月率向下修正為-0.2%。不包括汽油,零售銷售增長0.3%。 在美國商務部追蹤的13個品類中,有5個類別出現下降,原因是當月汽油價格下降,而且傢俱店在陣亡將士紀念日期間提供折扣。 這些數據突顯出,在今年早些時候公佈了更強勁的數據後,消費者支出出現了顯著下降。經濟學家預計,鑒於持續的通脹、逐漸降溫的就業市場以及新出現的財務壓力跡象,美國消費者將更加謹慎,未來的支出將保持溫和步伐。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近幾個月服務消費增長放緩,消費者信心再次暴跌,也許家庭並不像我們開始相信的那樣不受更高利率的影響。” 上周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美國消費者和生產者價格均低於預期,這將有助於增強美聯儲的信心,即他們可以很快降低利率。在上周維持利率不變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消費者支出仍在穩步增長,家庭部門的狀況“相當好”。 數據公佈後,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因為該報告暗示經濟疲軟可能促使美聯儲開始降息。 新的“全球股王”誕生 英偉達股價再創歷史新高 當地時間6月18日美股收盤,英偉達榮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寶座,其股價上漲3.51%,報135.58美元再刷歷史新高,總市值達3.34萬億美元,一舉超過了微軟和蘋果。 英偉達在本月早些時候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市值,並成功超越了蘋果。這一市值的飛躍,再次證明了人工智慧技術的市場潛力和投資者的極大興趣。 英偉達市值從2萬億美元升到3萬億美元用了96天(日曆日)。與之相比,根據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數據,微軟用了945天,蘋果則用了1044天。 英偉達自2022年底以來股價增長了九倍以上,截至6月16日週一收盤,今年股價已飆升164.5%。這一增長得益於其在AI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特別是在數據中心使用的AI晶片市場,英偉達佔據了約80%的份額。隨著OpenAI、微軟、Alphabet、亞馬遜、Meta等公司對處理器的大量需求,英偉達的業務迅速增長。

    18 June 2024
    歐洲央行降息騎虎難下 美聯儲依舊鷹聲堅挺

    美聯儲官員鷹聲密集 美債收益率全面上揚 美國國債收益率週一(6月17日)全面上揚,美聯儲官員的鷹派講話支撐年內僅降息一次。截至當日紐市尾盤,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漲5.42個基點,報4.2751%;2年期美債收益率漲5.89個基點,報4.7634%。其他期限美債收益率漲幅也普遍超過5個基點。 費城聯儲主席哈克週一在發表講話時稱,基於其當前的經濟預測,他認為在2024年底前實施一次降息舉措將是合適的。這一表態進一步強化了利率或將長期保持高位的市場預期。 哈克指出:“如果經濟走勢與預期相符,我預計年內進行一次降息是合理的,儘管我也認為今年降息兩次或根本不降息的可能性都存在,這最終將取決於後續經濟數據的導向。”他強調,美聯儲的決策將繼續緊密跟蹤經濟數據的變化。 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也在周日表示,美聯儲今年將降息一次是“合理預測”,但要等到12月。“我們需要看到更多的證據,讓我們相信通脹率正在回落到2%的道路上。” 降息潮已開啟 歐洲央行騎虎難下? 6月13日召開的美聯儲議息會議格外引人注目,本次會議如預期般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其公佈的點陣圖卻掀起軒然大波。此次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大砍2024年年內降息預期,將2024年的利率中位數從4.6%上調至5.1%,點陣圖的整體上移和對長期利率的預測上調,顯示出其謹慎且鷹派的態度。此外,美聯儲還上調了2024年核心PCE通脹的預測,從2.6%上調至2.8%,顯現其對通脹持久性的更高預期。 與美聯儲在開啟降息週期時的謹慎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央行在6月6日率先開啟了近5年來的首次降息行動,將存款利率從4%下調至3.75%。作為2022年7月以來的首次降息,歐洲央行這一貨幣政策重大轉向的背後原因及影響也引發業內熱烈探討。 事實上,此次歐洲央行“搶跑”降息的決策主要基於歐元區經濟的疲軟表現及近期通脹略有回落的進展。與美國2023年以來較強的經濟韌性不同,近兩年來歐元區經濟整體疲弱。尤其是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歐元區的實際GDP增速持續走弱,甚至在2023年四季度陷入停滯。 從數據對比可以明顯發現,歐元區在消費、投資和景氣度等方面都明顯遜色於美國,其零售銷售同比增速自2022年下半年起便持續負增長,直到2024年3月才有所回暖;而美國則因財政支持、居民財富效應以及超額儲蓄的影響,消費表現遠強于歐元區。投資方面,歐元區Sentix投資信心指數近期雖有所回升,但相較於疫情前的水準仍有差距。歐元區製造業PMI也持續低於榮枯線,表現弱於美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總體來看,歐元區在消費、投資和經濟景氣度方面的表現均落後於美國,急需通過“搶跑”降息來刺激經濟脫困。 需要注意的是,歐洲央行雖先于美聯儲降息,但後續動作或“手鴿嘴鷹”。基於歐元區經濟疲軟的緊迫性,金融市場普遍預期即便歐洲央行不會在7月繼續降息,但很可能在9月進行第二次降息。

    Back To Top
    Chat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