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大佬們力挺科技股:這是抄底良機! 不管是與大選相關的進展也好,還是因為美股的大輪動,美國科技股近期經歷了巨大的打擊。不過,華爾街似乎並不擔心。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的交易部門預測,這種下跌將是短暫的。該行美國市場訊息部門負責人Andrew Tyler表示,這是地緣政治擔憂引發的“大規模過度反應”。 他在回答有關牛市是否已經結束、回檔是否已經開始的問題時表示,“市場正走低,但我認為未來1-2周將反彈。” 截至週四美股收盤,標普500指數跌0.78%,報5544.59點;納斯達克指數跌0.7%,報17871.22點;道鐘斯工業指數跌1.29%,報40665.02點,該指數此前連續6個交易日上漲。 此外,除英偉達收漲2.80%外,晶片製造商們延續跌勢。此前費城半導體指數(Philadelphia Semiconductor Index)創下2022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原因是晶片公司面臨更嚴格的貿易限制的風險越來越大,投資者正在從大盤股中撤離。 Tyler表示,他的戰術看漲情況與當前的背景保持一致。他說,支持美國股市快速復蘇的原因之一是宏觀經濟數據繼續顯現金髮姑娘場景特徵,他將最新的零售銷售和工業生產報告視為“看漲拐點”。 他補充說,積極的盈利催化劑,即所謂的“科技七巨頭”預計迎來另一個業績好消息,也將對股市有利,同時美聯儲官員仍在按計劃降息。 Tyler和他的團隊表示,到目前為止,“財報季繼續顯示,消費者的表現好於市場預期”,這種強勢可能會支撐經濟,進而支撐企業財報和市場。 實際上,也不止小摩不擔心科技股近期的暴跌。華爾街投行韋德布希(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認為,科技股的拋售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黃金買入機會”。 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創年內新高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佈的數據揭示,截至7月13日當周,初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飆升至24.3萬人,較前一周的22.2萬人大幅增加,同時也超過了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22.9萬人。這一數字與6月以來的周度申請人數持平,達到了自2023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同時,持續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也在截至7月6日的一周內達到了近187萬人,創下自2021年11月以來的新高,高於前一周的185萬人。 傑富瑞美國經濟學家Thomas Simons分析稱,初請失業金人數的上升可能部分歸咎於近期的颶風影響,導致工人臨時失去工作。Simons強調,每年夏季,包括獨立日假期和學校暑假在內的季節性因素,都會造成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的大幅波動。不過,他指出近期的數據趨勢可能暗示著勞動力市場正面臨新的挑戰。 Simons在其最新的研究報告中寫道:“近幾周的數據表明,儘管勞動力市場依然保持韌性,但其走弱的跡象已愈發明顯。目前,尚難斷定這是勞動力市場向更健康平衡過渡的一部分,抑或是預示著衰退早期階段的信號。” 多位經濟學家認為,Simons提及的勞動力市場疲軟跡象為美聯儲考慮降息提供了依據。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在本週一的研究報告中提出,鑒於通脹放緩和勞動力市場鬆動的跡象,美聯儲應考慮最快在7月啟動降息週期。 日本通脹再次加速 或成日本央行加息契機? 日本總務省在1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6%,連續第二個月加速上漲,高於5月份的2.5%。雖然這個數據略低於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的2.7%,但是它意味著日本的通脹率已經連續27個月達到或超過日本央行設定的2%目標,這凸顯出物價壓力的持續性。 6月份的通脹加速主要由能源價格的上漲所驅動,這與上月底發佈的東京物價指數的走勢相吻合。東京作為日本經濟的風向標,其物價的加速增長預示著全國範圍內的通脹壓力可能持續加劇。 隨著通脹持續超出目標,市場對日本央行在即將於本月底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加息的預期日益增強。日元走軟加劇了日本家庭生活成本的壓力,使得日本家庭對未來幾年的通脹率預期達到創紀錄水準,這可能會為日本央行近期再度加息提供支撐。
美國科技股大面積暴跌 當地時間7月17日,美聯儲發佈最新一期褐皮書。其中顯示,由於種種不確定性,人們對美國未來經濟的預期增速放緩;通脹壓力、消費降級也是普遍發生的狀況。 截至收盤,納斯達克指數暴跌2.77%,報17996.92點,創2022年1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大跌1.39%,報5588.27點;道鐘斯工業指數漲0.59%,報41198.08點,繼續創歷史新高。 預計三季度淨銷售額低於市場預期的阿斯麥大跌12.74%,其也成為美股科技板塊顯著回檔的最主要誘因。以最新市值計算,阿斯麥單日總市值蒸發537.7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3900億元。 半導體板塊全線暴跌,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6.81%,創下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總市值蒸發接近5000億美元。其他晶片股方面,應用材料跌10.48%,超微半導體跌10.21%,高通跌8.61%,台積電跌7.92%,博通跌7.91%,英偉達跌6.64%,美光科技跌6.27%,微芯科技跌3.47%。 美股大型科技股也受到波及,全線下跌。截至收盤,Meta跌5.67%,亞馬遜跌2.64%,蘋果跌2.6%,穀歌母公司Alphabet跌1.59%,微軟跌1.33%,奈飛跌1.3%。 美聯儲理事沃勒“放鴿”:降息時機“越發臨近” 美聯儲理事克里斯多夫·沃勒(Christopher Waller)週三表示,只要通脹和就業方面沒有出現重大意外,降息很快就會到來。 “我認為目前的數據與實現軟著陸相符,我將在未來幾個月尋找數據來支援這一觀點,”沃勒在週三的講話中表示。“因此,雖然我不認為我們已經到達最終目的地,但我確實相信我們越來越接近有必要下調政策利率的時候了。” 與其他政策制定者的言論一致,沃勒的觀點表明,本月晚些時候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開會時不太可能降息,但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很大。 數據顯示,在2024年前三個月通脹出人意料地走高後,近幾個月通脹有所緩解,這讓美聯儲官員們變得更加樂觀。 沃勒概述了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通脹數據變得更加積極,並證明在“不久的將來”降息是合理的;第二種是通脹數據波動,但仍指向放緩;第三種情況是通脹走高,迫使美聯儲採取更緊縮的政策立場。 在這三種情況中,沃勒認為第三種情況——通脹意外走高——是最不可能出現的。
美聯儲強化鴿聲 道指、標普漲瘋了 美東時間7月16日,根據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交易員預測美聯儲9月份降息可能性為100%,美聯儲9月份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從目前的5.25%—5.5%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5.25%的可能性為93.3%。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月前,交易員們還認為美聯儲在9月降息的概率約為70%。 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截至收盤,道指漲1.85%,報40954.48點,上漲742.76點;標普500指數漲0.64%,報5667.2點;納指漲0.2%,報18509.34點。其中,道指、標普500指數均創歷史收盤新高。 此外,代表美股小盤股的羅素2000指數大漲3.5%,小盤股也狂歡。 消息面上,美聯儲理事庫格勒表示,通脹和就業風險現在更加平衡;通脹持續下降,但仍高於目標水準;最近的數據顯示通脹率正朝著2%的目標邁進;如果失業率持續上升,應儘快進行適當程度的降息。如果通脹數據沒能提振信心,可能會在更長時期內按兵不動。 美聯儲戴利表示,看到未來一段時間會有政策調整;人們越來越有信心,正在接近將通脹率恢復到2%的可持續速度;某種程度的政策正常化是可能的結果;在做出利率決定之前美聯儲需要更多資訊;通脹率有所下降,但還沒有達到目標。 國際金價大漲創新高 美東時間7月16日,國際金價上逼2470美元,創歷史新高。白銀也大漲。 COMEX黃金期貨尾盤漲1.71%至2470.4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尾盤漲1.95%至31.54美元/盎司。 截至發稿,COMEX黃金期貨收于2472.7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收于31.465美元/盎司。 消息面上,當日公佈的經濟數據利多貴金屬。美國5月商業庫存月率錄得0.5%,預期為0.4%,前值為0.30%,該數據為2022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美國7月NAHB房產市場指數錄得42,預期為43,前值為43。該數據為2023年12月以來新低。 分析師:特朗普“2.0時代”恐重新引爆全球通脹 隨著上週末“刺殺事件”震驚全球,以及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再三口誤引爆“換人”呼聲,現在無論是政界還是商界,對特朗普的支持聲似乎都越發高漲。 但分析人士警告稱,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其第二任期可能會重新引發全球通脹,因為他的“美國優先”政策推高了全球成本。他們指出,高關稅、低稅收的經濟議程是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的特色,它本身就是助長通脹的因素。而鑒於他不會輕易改變“初心”,這一次的破壞性將會更大。 道富環球市場宏觀策略主管Michael Metcalfe週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特朗普的政策在第二任期引發通脹的風險比第一任期更大。與2016年相比,當時通脹一直處於低位,通脹預期也很低,但2024年、2025年將會非常不同。通脹水準更高,通脹預期更高……” 他補充稱,這不僅會影響美國國內的價格上漲,還會影響到美國以外的亞洲和歐洲。
鮑威爾繼續“放鴿” 美東時間週一(7月15日)中午,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參加華盛頓特區經濟俱樂部的午餐會,並與俱樂部主席、凱雷集團聯合創始人魯賓斯坦對談。 鮑威爾表示,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使政策制定者更加確信通脹正朝著美聯儲2%的目標下降,這可能為近期的降息鋪平道路。 鮑威爾稱:“通脹和經濟活動同步放緩基本符合美聯儲的預期,我不會就任何特定的FOMC會議發出任何信號,我們將在會議上做出相應的貨幣決策。” 他特別提到,今年二季度美國通脹取得更多進展,最近三份通脹報告“相當不錯”:“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並沒有增強我們(對通脹將回落至2%目標)的信心,但是第二季度的三份資料,包括上周的數據,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我們的信心。” 他指出,美聯儲在關注通脹降溫的同時,也開始更關心勞動力市場的潛在疲軟風險。 鮑威爾還重申上周參與國會聽證時的言論稱,不需要等到通脹降至美聯儲2%的目標就可以降息。“那就會等得太久”,因為貨幣政策的影響具有滯後性,如果維持利率太高太久將過分抑制經濟發展。 鮑威爾還表示,非常高興擔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的職位,將留任至2026年5月。 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知名財經記者Nick Timiraos稱,鮑威爾最新講話暗示降息將至,但拒絕透露具體時間,鮑威爾領導的美聯儲通常會避免在短期政策決議上給市場帶來意外,所以他今日言論未能改變市場對美聯儲7月按兵不動的預期。 芝加哥聯儲主席奧斯坦·古爾斯比也表示,降息將很快得到保證。上周溫和的6月通脹數據使他更加相信,價格壓力正在緩解,從而支持降息。他擔心維持利率不變會導致政策立場過於嚴格,因為通脹每下降一個月,經通脹調整的短期利率就會上升。 巴克萊研究團隊發表的美聯儲議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目前預計今年將於9月和12月降息兩次,並於2025年降息三次。 由於美聯儲FOMC貨幣決議將在7月31日作出,因此從本週六起到FOMC會後的週五之間,官員們將進入靜默期,所以本周鮑威爾和其他票委的言論至關重要。 道指再創收盤新高 當地時間7月15日,美國三大股指收盤小幅收漲。Wind數據顯示,道指漲0.53%,收盤價再創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漲0.28%,納指漲0.4%。 銀行股集體上漲,摩根大通、高盛集團、富國銀行漲超2%,摩根士丹利漲超1%,花旗集團漲1%,美國銀行漲0.77%。 消息面上,高盛集團第二季度淨營收127.3億美元,同比增長17%;歸屬普通股東淨利潤28.91億美元,同比增長170%;從第三季度開始,將季度股息從每股2.75美元提高至每股3美元。 能源股全線上漲,斯倫貝謝漲超3%,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康菲石油、西方石油漲超1%。 晶片股漲跌不一,高通漲超2%,恩智浦半導體、博通、格芯上漲;美光科技跌超2%,阿斯麥、台積電跌超1%,超微半導體跌近1%。 其他個股方面,特朗普概念股強勢上漲。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盤中一度漲近50%,後回吐部分漲幅,收漲31.37%。
四巨頭市值蒸發超2.4萬億元 過去一周,歐洲主要股指普遍上漲,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0.60%,法國CAC40指數上漲0.63%,德國DAX指數上漲1.48%,歐洲STOXX50指數上漲1.28%。 美股三大指數均上漲,道鐘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上周分別上漲1.59%、0.25%、0.87%,均在上周創下歷史新高。 上周,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蘋果、英偉達分別累計上漲1.86%、2.71%;微軟、穀歌-A、亞馬遜、Meta分別累計下跌3%、2.90%、2.76%、7.60%,四者單周市值合計蒸發3319億美元。 對於美股市場,高盛對沖基金負責人Tony Pasuariello表示,鑒於大型科技股的優勢以及投資者對美國通脹已作出的拋售反應,美股接下來仍具備上漲潛力,但考慮到季節性因素惡化以及美股估值等問題,需要採取期權等衍生品來降低風險。 重磅數據將公佈 本周,重磅數據和事件頗多。中國二季度GDP、6月經濟資料將公佈,歐元區6月CPI終值、歐央行利率決議將公佈,美聯儲高官將密集發表講話。 具體來看,中國國家統計局將於7月15日公佈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屆時,二季度、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及6月零售、投資、工業增加值等核心經濟指標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資料公佈的同時,國新辦將就上半年的經濟運行情況召開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將對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解讀。 歐元區6月CPI終值將在7月17日公佈,歐洲央行將在7月18日公佈利率決議。此前歐央行6月會議紀要顯示,歐央行對政策抑制經濟增長的擔憂有所緩和,普遍看好通脹前景,預計年內共降息三次,較此前的預期有所下修。同日,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還將召開貨幣政策新聞發佈會。 本周,美聯儲高官將集體發表講話。北京時間週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與凱雷集團聯席執行董事長David Rubenstein進行對話;2024年FOMC票委、三藩市聯儲主席戴利將參加主題為“牛市、熊市和銀行家”的會議。週三,美聯儲理事庫格勒將發表講話;美聯儲理事沃勒將就經濟前景發表講話;2024年FOMC票委、裡奇蒙德聯儲主席巴爾金將發表講話。週五,戴利將參加一場爐邊談話;FOMC永久票委、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將就貨幣政策發表講話;2026年FOMC票委、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將在一場活動上致開幕詞;美聯儲理事鮑曼將發表講話。 此外,台積電將於7月18日公佈二季度財報。
市場聚焦晚間美國CPI數據 今晚20:30,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將出爐。權威媒體調查顯示,美國6月CPI同比料增長3.1%,升幅低於5月的3.3%。美國6月核心CPI同比升幅料維持在3.4%。 美國6月份核心CPI環比料上漲0.2%,為連續第二個月保持這一升幅。更廣泛的CPI指數料上升0.1%,升幅較小,部分原因是天然氣價格下降。彭博社稱,這樣的結果將有助於鞏固金融市場的預期,即美聯儲將在9月的政策會議上開始降息。 有“華爾街神算子”之稱的Fundstrat聯合創始人Tom Lee在本周的一段視頻中告訴客戶,他預計6月份的CPI報告將顯示通脹“像石頭一樣翻滾而下”,這應該會推動股市走高,並增加美聯儲今年降息兩次以上的可能性。 鮑威爾:不會等到通脹率降至2%才降息 7月10日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聯儲不會等到美國通脹率放緩至2%的目標時才降息。如果等待過久,通脹可能會過低,遠低於2%,這不是美聯儲希望看到的。 當被問及降息的障礙是否已被清除時,鮑威爾表示,儘管還沒做好準備表態,但他對此感到有信心,最近的數據令人鼓舞。鮑威爾強調,目前,就業市場的風險與高通脹的風險基本相當,美聯儲希望實現其目標——在保持低失業率的同時,恢復全面的價格穩定。 鮑威爾強調了美聯儲的獨立性。他表示,美聯儲將在需要時,根據現有數據、新數據、不斷變化的前景和對風險的平衡做出利率決定,而不是考慮選舉等其他因素。 中性利率方面,鮑威爾表示,至少在短期內,中性利率已經上升,美聯儲將在年終審查中討論中性利率。 鮑威爾還談到了美聯儲在縮表方面的表現。他表示,在減少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方面,美聯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鮑威爾表示,最近,央行放慢了每月縮減資產負債表的速度,以防止金融市場出現任何震盪。不過,美聯儲還將繼續收縮其資產負債表。 歐佩克:維持強勁石油需求預期 歐佩克對今明兩年全球需求增長的預測與上月持平,其數據顯示減產執行不力的國家仍在超額生產。 歐佩克週三堅持其對今明年全球石油需求相對強勁增長的預測,稱經濟增長和航空旅行的恢復性增長將支撐夏季的燃料消費。 該組織在一份月度報告中稱,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將增加225萬桶/日,2025年將增加185萬桶/日。這兩項預測均與上月持平。 歐佩克在報告中說:“預計在夏季出行季,北半球的交通和航空旅行將十分繁忙,這將促進對運輸燃料的需求,並推動美國燃料消費的增長。” 對於今年和中期石油需求增長的力度,預測專家們的分歧比往常更大,部分原因是對全球向清潔燃料過渡的步伐存在分歧。歐佩克的需求預期處於行業內的高端,但它並沒有預測需求何時達到峰值。 週三早些時候,英國石油公司(BP)在發佈的年度《能源展望》中表示,在其預測的兩種主要情景下,需求都將在明年達到峰值。 代表工業化國家的國際能源署(IEA)預計2024年的需求增長將比歐佩克低得多,僅為96萬桶/日,並將於週四提供其最新觀點。 歐佩克的報告指出,未來幾個月和2025年將出現石油供應缺口,這一缺口大於美國能源資訊署(EAI)週二的預測。 歐佩克報告還預計,第三季度對歐佩克+原油的需求量為4360萬桶/日,遠高於該聯盟目前的產量。 歐佩克還將其對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從2.8%上調至2.9%,並稱這一數字還有潛在的上升空間,理由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達國家以外的增長勢頭強勁。 歐佩克說:“主要經濟體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勢頭依然強勁,這一趨勢支援了近期總體積極的增長軌跡。”
深夜重磅!鮑威爾最新表態 當地時間7月9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美國參議院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就貨幣政策和銀行監管等問題接受質詢。 鮑威爾在講稿中表示,近期通脹數據顯示通脹朝著2%目標有一定的進展。在美聯儲對通脹持續朝向2%的信心增強之前,降息政策並不合適;過早、過多放鬆政策可能會損害通脹進展。 鮑威爾稱,通脹已顯著放緩,但仍高於2%的目標。更多好的數據將增強對通脹下降的信心。 鮑威爾指出,限制性政策有助於給通脹帶來下行壓力,過早或過多地減少限制都有導致通脹進程逆轉的風險。 鮑威爾表示,鑒於過去兩年在降低通脹和冷卻勞動力市場方面取得的進展,通脹上升並不是我們面臨的唯一風險。過晚或過少減少政策約束可能會過度削弱經濟活動和就業。 在貨幣政策方面,鮑威爾表示,美聯儲“繼續逐次會議做決定”。在考慮調整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時,委員會將繼續其一貫做法,即仔細評估即將公佈的數據及其對不斷變化的前景、風險平衡和適當的貨幣政策路徑的影響。 鮑威爾強調,國會賦予美聯儲必要的運營獨立性,以便它能以更長遠的眼光追求實現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的雙重使命。美聯儲仍致力於將通脹率降至2% 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 鮑威爾證詞公佈後,美元指數短線上漲,現報105.13,歐元兌美元EUR/USD短線走低約15點,英鎊兌美元GBP/USD短線走低近20點,美元兌日元USD/JPY短線上揚近40點。 美股方面,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納指、標普500指數續創收盤新高。截至收盤,道指跌52.82點,跌幅為0.13%,報39291.97點;納指漲25.55點,漲幅為0.14%,報18429.29點;標普500指數漲4.13點,漲幅為0.07%,報5576.98點。 美股下半年料降溫 現在需遠離AI熱門股 美東時間週二,高盛資產管理公司發佈年中展望報告。高盛資管在報告中表示,預計美國經濟下半年將逐步降溫,這也會令下半年美股的投資環境更加複雜——但仍有機會,包括更廣泛的人工智慧股票。 “這絕對是軟著陸,”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多部門投資主管羅斯納(Lindsay Rosner)表示,“隨著經濟數據的陸續出爐,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 羅斯納補充說,投資者“很有可能”在2024年下半年看到美聯儲降息。她預計美聯儲將會到9月才開始降息,而在首次降息之後,預計美聯儲可能會以每季度25個基點的速度繼續降息。 高盛資管全球股票投資組合經理、發達市場主管亞曆克西斯·德拉德里埃(Alexis Deladerriere)表示,由於美股企業獲利增長整體放緩,且美國國內和全球政治憂慮加劇,他預計美國股市下半年將基本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至今,美股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趨勢:美國股市指數的漲幅很大程度是由少數幾家與人工智慧主題相關的科技巨頭(尤其是半導體巨頭英偉達)所主導的。 德拉德里埃表示,在2024年上半年,美股漲勢主要由5家科技巨頭主導,而這一單一趨勢創造了美股一半的回報。 他建議,投資者應該將投資進一步分散:“我們認為,你需要遠離這些人工智慧領域的早期贏家。”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美股極有可能回檔10% 當地時間7月8日週一,美股三大股指漲跌不一。截至收盤,道指跌31.08點,跌幅為0.08%,報39344.79點;納指漲50.98點,漲幅為0.28%,報18403.74點;標普500指數漲5.66點,漲幅為0.10%,報5572.85點。 國際貴金屬期現普遍收跌,COMEX黃金期貨收跌1.31%,報2366.4美元/盎司,倫敦金現收跌1.36%,報2358.625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收跌2.08%,報31.03美元/盎司,倫敦銀現收跌1.45%,報30.755美元/盎司。 國際油價全線下跌,美油8月合約跌1.13%,報82.22美元/桶;布油9月合約跌1.01%,報85.67美元/桶。 美債收益率收盤漲跌不一,2年期美債收益率漲2.7個基點報4.641%,3年期美債收益率漲1.6個基點報4.422%,5年期美債收益率漲1.1個基點報4.247%,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0.4個基點報4.285%,3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1.2個基點報4.468%。 標普500指數上漲0.10%,今年第35次創下歷史新高。瑞銀集團上調目標價為150美元後,英偉達股價上漲近2%。蘋果股價收盤創下歷史新高,最新總市值達3.49萬億美元,超越微軟重回美股第一。美股Q2財報季將拉開帷幕,美國6大銀行中,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國銀行將于週五公佈業績,分析師對利潤預期的上調數量超過了下調數量。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將於本週二和週三在國會發表半年度證詞。 “隨著本周財報季的開始,投資者應該做好迎接波動的準備,但一旦企業恢復回購,市場可能會再次回升,”Nationwide的馬克·哈克特表示。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邁克·威爾遜認為,隨著圍繞美國總統大選、企業財報和美聯儲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交易員應為美國股市的回檔做好準備。他表示:“我認為從現在到美國大選期間的某個時刻回檔10%的可能性很大,第三季度將較為動盪。” 美國6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將於本週四公佈。核心CPI被視為衡量潛在通脹的更好指標,分析師預計將連續第二個月上漲0.2%,這將是去年8月以來最小的連續漲幅。 人工智慧熱持續 台積電“狂飆” 台積電漲1.43%。台積電股價盤中漲超4%,市值一度突破1萬億美元,收盤漲幅收窄至1.43%。今年以來,台積電美股股價累計上漲超80%。消息面上,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機構紛紛上調其目標價,預計台積電不久將在財報中上調全年銷售預期。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顯示,最新的供應鏈資料表明台積電正在傳遞一個資訊,即2025年領先的代工供應可能會緊張,如果不能接受台積電的價值,客戶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產能分配。 此外,野村、瑞穗證券等機構對台積電即將公佈的第二季度業績表示樂觀。7月18日,台積電將披露2024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市場普遍預計,台積電公司二季度的收入將同比增長36%,為2022年四季度以來的最快增速。 下調評級!英偉達“信仰”突現裂痕 炙手可熱的全球晶片巨頭——英偉達,最近突然遭到猛烈“空襲”。 美國當地時間週五,英偉達股價尾盤突然跳水,截至收盤,股價大跌近2%,總市值單日蒸發603億美元。 消息面上,7月5日,New Street Research的分析師Pierre Ferragu對英偉達股票發出警告,並將英偉達評級下調至“中性”。 他認為,除非在牛市行情下,否則英偉達的股票上漲空間有限。在去年、今年分別上漲240%、157%後,英偉達的股價已經充分體現了估值。 Pierre Ferragu在報告中寫道:“儘管英偉達仍然是AI資料中心領域最強大的特許經營公司,但近期預期和估值證明,對該股的看法應該更為謹慎。” Pierre Ferragu表示,收入模型顯示英偉達的增長速度將放緩至中等水準,明年圖形處理單元(GPU)的收入預計只增長35%。 基於英偉達2019年和2020年初的市盈率(35倍),他為英偉達設定了135美元的目標股價,這個目標價比週三的收盤價高5%。 Ferragu進一步表示,英偉達的市盈率可能會下降,因為目前其股價是未來12個月預期收益的40倍,而在2019年增長放緩至10%時,市盈率曾降至20倍。 儘管如此,但他認為公司的基本面品質仍然完好,只是在英偉達股價持續低迷時,才會再次考慮買入。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華爾街對英偉達持負面觀點的分析師非常少。在此之前,僅有德國DZ銀行在今年5月將英偉達的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持有”。
突發重磅!英國首相蘇納克宣佈辭職 據媒體新聞7月5日消息,英媒稱,英國首相蘇納克將在當地時間7月5日清晨宣佈辭職。 據新聞報導,當地時間4日晚,英國議會下院選舉的出口民調顯示,基爾·斯塔默領導的工党贏得議會下院過半數席位,將成為英國執政黨。 出口民調顯示,工黨將獲得議會下院650個席位中的410席,保守黨獲131席,自由民主黨獲61席,改革英國党獲13席,蘇格蘭民族党獲10席,剩餘席位由其他黨派及獨立候選人獲得。 據新聞7月5日消息,英媒稱,英國首相蘇納克將在當地時間7月5日清晨宣佈辭職。 據媒體新聞,當地時間4日晚,英國議會下院選舉的出口民調顯示,基爾·斯塔默領導的工党贏得議會下院過半數席位,將成為英國執政黨。 出口民調顯示,工黨將獲得議會下院650個席位中的410席,保守黨獲131席,自由民主黨獲61席,改革英國党獲13席,蘇格蘭民族党獲10席,剩餘席位由其他黨派及獨立候選人獲得。 “換人”呼聲此起彼伏 拜登危險 在上周那場堪稱“災難級”的辯論之後,拜登一時間似乎成了“眾矢之的”,“換人”呼聲此起彼伏,就連民主黨內部,都有不少人要求其退選。而一些富有捐助者更是表示,除非拜登退選,否則他們將不再為民主黨提供資金。 華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創始人之一Roy O. Disney的孫女Abigail Disney就是其中之一。她週四表示,她計畫在拜登退選之前,暫停向她資助多年的民主黨捐款。拜登近日一再強調,他沒有退出競選的計畫,儘管有人要求他這麼做。 她在發給媒體的一份長篇聲明中寫道:“我打算停止對民主黨的任何捐款,除非他們找到能取代拜登的候選人。這是現實,不是不尊重。拜登是一個好人,他為國家服務得很好,但賭注太高了。如果拜登不下臺,民主黨將會失敗。這一點我絕對肯定。損失的後果將是非常可怕的。” 與此同時,Abigail Disney指出,美國副總統哈裡斯(Kamala Harris)是拜登的可靠替代人選,能夠擊敗特朗普。 歐央行何時再降息?拉加德:還需更多數據 歐洲央行(ECB)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週四表示,在進一步降低利率之前,歐洲央行需要進一步確保通脹回到2%的目標水準。 拉加德強調,雖然歐元區通脹降溫的進程仍在繼續,但官員們必須保持警惕。她指出,需要特別關注由工資上漲推動的服務價格上漲。 “我們必須保持警惕,我們必須相信通脹在持續下降,我們收到的工資、利潤和經濟活動數據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即我們正在贏得這場戰鬥。” 由於服務價格增速高企,許多歐洲央行官員在上月降息後不願意向外界給出進一步降息的承諾。在週四的講話中,拉加德再次強調,當前的服務價格上漲是由工資上漲推動的。 本周早些時候,她就曾指出,較高的服務通脹大部分會被較低的商品通脹所對沖。 “很顯然,我們不需要讓服務通脹增速降到2%,因為製造業產品的增速低於2%,最終會實現商品和服務價格之間的平衡。”她說。 目前的情況是,儘管上個月歐元區通脹略有放緩,但許多人對薪資快速增長和地緣政治壓力感到擔憂。大多數歐洲央行官員都支援今年再降息一到兩次,但他們強調需要謹慎為之,而且在下一次會議(7月17日至18日)上不太可能降息。
美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 今日淩晨,美聯儲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 7月4日淩晨,美聯儲公佈了2024年6月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其中顯示,美聯儲官員們對於高利率應該持續多長時間存在分歧。雖然部分官員強調保持耐心的必要性,但有部分官員警告稱,就業市場的進一步疲軟可能會導致失業率更大幅上升。 關鍵時刻,美聯儲的“抗通脹之路”迎來了重大利好消息。美國最新公佈的多個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正在超預期降溫,美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的跡象,ISM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ISM服務業PMI意外大幅不及預期,陷入萎縮,服務業活動的萎縮速度創四年最快。其中顯示,美國6月ISM非製造業PMI為48.8,創2020年5月以來新低,預期52.5,前值53.8,50為榮枯分水嶺;美國5月工廠訂單環比下降0.5%,預期為增長0.20%,前值為增長0.70%。意味著,美國ISM服務業活動正在超預期萎縮。 這一數據公佈後,美國5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跳水,盤中均跌超10個基點。帶動降息預期升溫,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9月降息25基點的可能性從63%提升至66.5%。 受此影響,美債收益率和美元雙雙下挫,黃金走高,科技股強勁上漲帶動標普500指數、納指及納指100創收盤新高。 由於週四為美國獨立日,美股週四全天休市,週三提前3小時休市,北京時間淩晨1:00收盤。截至收盤,標普大盤、納指和納指100指數均創收盤新高,標普500指數漲0.51%,納指漲0.88%,連續三天創收盤歷史新高;納指100指數漲0.87%,道指跌0.06%。 歐洲央行管委:2024年再降息兩次是“合理的” 歐洲央行管委斯圖納拉斯稱,最近有關通脹和經濟擴張的數據強化了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的觀點,歐洲央行今年可能再降息兩次。 “這些數據加強了進一步降息的理由,”斯圖納拉斯在接受採訪時稱,“就目前而言,今年再降息兩次似乎是合理的,也符合我們的預測。我們處於高度限制性的水準,即使我們今年再降息兩次,也將繼續如此。” 此外,斯托納拉斯還表示,歐洲央行“不應過度解讀”服務業數據。他表示:“是的,(服務業)通脹率在2%以上,但製造業商品的通脹率低於2%。”“如果我們去掉基數效應,特別是能源方面的基數效應,通脹已經連續12個月下降。這一點很重要。” 日元匯率續創38年新低 自上週三以來,日元對美元匯率持續徘徊在38年來的低點。7月3日晚間,日元對美元一度跌至161.96日元兌1美元的水準,續創1986年12月以來新低。 2024年以來日元對美元匯率呈加速下挫之勢,年初至今,日元對美元貶值幅度近13%,超過去年全年約7%的跌幅。日元加速貶值的主要原因在於美聯儲降息預期一再延後,導致美日利差處於歷史高位。 針對日元匯率失控的局面,日本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外匯干預措施,包括口頭警告和直接入市干預。根據日本財務省數據,4月26日至5月29日,日本政府外匯干預規模達創紀錄的9.8萬億日元(約合620億美元)。然而,由於沒有美聯儲降息的“配合”,這些干預措施未能有效遏制日元貶值的趨勢。 另外,分析師指出,日本政府對於日元貶值態度曖昧,且外匯干預缺乏貨幣政策等宏觀政策的配合,也是本輪干預失效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