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大佬們力挺科技股:這是抄底良機!
不管是與大選相關的進展也好,還是因為美股的大輪動,美國科技股近期經歷了巨大的打擊。不過,華爾街似乎並不擔心。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的交易部門預測,這種下跌將是短暫的。該行美國市場訊息部門負責人Andrew Tyler表示,這是地緣政治擔憂引發的“大規模過度反應”。
他在回答有關牛市是否已經結束、回檔是否已經開始的問題時表示,“市場正走低,但我認為未來1-2周將反彈。”
截至週四美股收盤,標普500指數跌0.78%,報5544.59點;納斯達克指數跌0.7%,報17871.22點;道鐘斯工業指數跌1.29%,報40665.02點,該指數此前連續6個交易日上漲。
此外,除英偉達收漲2.80%外,晶片製造商們延續跌勢。此前費城半導體指數(Philadelphia Semiconductor Index)創下2022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原因是晶片公司面臨更嚴格的貿易限制的風險越來越大,投資者正在從大盤股中撤離。
Tyler表示,他的戰術看漲情況與當前的背景保持一致。他說,支持美國股市快速復蘇的原因之一是宏觀經濟數據繼續顯現金髮姑娘場景特徵,他將最新的零售銷售和工業生產報告視為“看漲拐點”。
他補充說,積極的盈利催化劑,即所謂的“科技七巨頭”預計迎來另一個業績好消息,也將對股市有利,同時美聯儲官員仍在按計劃降息。
Tyler和他的團隊表示,到目前為止,“財報季繼續顯示,消費者的表現好於市場預期”,這種強勢可能會支撐經濟,進而支撐企業財報和市場。
實際上,也不止小摩不擔心科技股近期的暴跌。華爾街投行韋德布希(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認為,科技股的拋售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黃金買入機會”。
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創年內新高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佈的數據揭示,截至7月13日當周,初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飆升至24.3萬人,較前一周的22.2萬人大幅增加,同時也超過了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22.9萬人。這一數字與6月以來的周度申請人數持平,達到了自2023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同時,持續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也在截至7月6日的一周內達到了近187萬人,創下自2021年11月以來的新高,高於前一周的185萬人。
傑富瑞美國經濟學家Thomas Simons分析稱,初請失業金人數的上升可能部分歸咎於近期的颶風影響,導致工人臨時失去工作。Simons強調,每年夏季,包括獨立日假期和學校暑假在內的季節性因素,都會造成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的大幅波動。不過,他指出近期的數據趨勢可能暗示著勞動力市場正面臨新的挑戰。
Simons在其最新的研究報告中寫道:“近幾周的數據表明,儘管勞動力市場依然保持韌性,但其走弱的跡象已愈發明顯。目前,尚難斷定這是勞動力市場向更健康平衡過渡的一部分,抑或是預示著衰退早期階段的信號。”
多位經濟學家認為,Simons提及的勞動力市場疲軟跡象為美聯儲考慮降息提供了依據。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在本週一的研究報告中提出,鑒於通脹放緩和勞動力市場鬆動的跡象,美聯儲應考慮最快在7月啟動降息週期。
日本通脹再次加速 或成日本央行加息契機?
日本總務省在1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6%,連續第二個月加速上漲,高於5月份的2.5%。雖然這個數據略低於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的2.7%,但是它意味著日本的通脹率已經連續27個月達到或超過日本央行設定的2%目標,這凸顯出物價壓力的持續性。
6月份的通脹加速主要由能源價格的上漲所驅動,這與上月底發佈的東京物價指數的走勢相吻合。東京作為日本經濟的風向標,其物價的加速增長預示著全國範圍內的通脹壓力可能持續加劇。
隨著通脹持續超出目標,市場對日本央行在即將於本月底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加息的預期日益增強。日元走軟加劇了日本家庭生活成本的壓力,使得日本家庭對未來幾年的通脹率預期達到創紀錄水準,這可能會為日本央行近期再度加息提供支撐。